泸州传媒网,讲好泸州故事!

网址:www.lz0830.com

我们惦记了19年的那对连体双胞胎姐妹,如今真正“单飞”了(文末有惊喜)

时间:2022-09-28 21:55人气:编辑:小编

9月27日上午9点,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新生报到的第一天。学校大门口,身材娇小的张连心转身与送行的父亲挥手告别,匆匆奔向校园,开始她梦寐以求的护理专业求学之路。


9月27日下午6点,宜宾江安四中校园内,背完一篇英语课文的张连子,借来同学的手机,拨出一串熟悉的电话号码:“因为上课,没能送你。大学里是不是有很多新奇的事儿?我们都要好好学习哦,等着我!”她和妹妹张连心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。

这是一对我们惦记了19年的双胞胎姐妹

从来到世间那一刻起

她们的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——

她们曾是四川省首例成功分离的连体婴儿

就在这个秋天

她们开始真正的“单飞”生活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041.jpg

2003年10月7日,江安县四面山镇张先友的妻子生下一对体重约5公斤、腹部相连的女婴。她们的出生,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面对昂贵的分离手术费,张先友被多家医院拒绝,不知所措。《泸州晚报》(现更名为《川江都市报》)率先关注到这个家庭,第一时间报道他们家的遭遇。在报社记者的奔走努力下,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(原泸医附院)慷慨解囊,决定免费收治两姐妹。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122.jpg

2003年10月24日泸医附院的护士精心为连子、连心洗澡。

2004年4月3日,泸医附院庞大的专家团队为张连子、张连心成功实施分离手术,手术20天后,两姐妹康复出院,创造了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成功分离奇迹。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215.jpg

2004年4月3日,泸医附院成功为连体女婴连子、连心姐妹实施分离手术。

连子、张连心的故事,引起全国数十家媒体关注,社会各界给予他们家力所能及的帮助。央视《东方时空》制作了长达10集的纪录片,全国人民和连子、连心一起关注“分离”……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307.jpg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314.jpg

2004年10月7日,社会各界欢聚在宜宾市江安县井口镇为连子、连心过周岁生日。

十九年来,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每年为两姐妹免费体检,当地政府持续给予她们生活补助,曾经帮助过她们的好心人,从未中断联系。十九年,很长,6000多个日日夜夜;十九年,很短,如过眼云烟,她们依然是很多关爱她们的人们的牵挂和希望。

姐姐张连子不在身边,独自来到泸州读书的张连心像“丢了魂似的”。到了饭点,她习惯性地看看身旁,一愣后突然回过神来:“哦,已经和张连子不在同一所学校了。”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501.jpg

2013年10月8日,连子、连心10岁,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下健康成长。

19年一晃而过,当初嗷嗷待哺的两姐妹,现在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。在两姐妹的成长路上,父亲张先友、母亲李自英从未缺席。从小学到高中,张先友和李自英在家门口一边打工,一边陪读,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。

两姐妹自信、阳光、性格开朗,全家人从来没有隐瞒过她们曾经是连体姐妹曲折的“新生”经历。正因为这份特殊的人生经历,两姐妹一直崇拜医生、护士。长大后从事相关专业的职业,是她们从小的志向。

高考填报志愿,两姐妹全部选择护理、康复等与医学有关的专业。张连子被四川天一学院护理专业录取,张连心被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录取。尽管如此,两姐妹觉得成绩不太理想,辜负了大家的期望,有些愧疚。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553.jpg

两姐妹接受《泸州日报》《川江都市报》记者采访

专业是她们向往的,但录取的学校并不是姐姐张连子最心仪的。是复读还是去读大专?拿到录取通知书,张连子一度纠结、彷徨。

高考结束后,张连子到江安县城一家奶茶店做服务员,张连心到泸州城里一家火锅店打工,希望挣点学费。每天起早贪黑,迎送客人,端菜洗碗,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。打工两个月,两姐妹每人挣了不到3000元。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得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,她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。

“爸爸妈妈在酒厂打工收入不高,供我们两个上大学,他们会更辛苦。我不想给家里太大压力,先让妹妹去读书吧。”张连子最初想放弃上学去打工。

对此,张先友和李自英坚决反对。在他们看来,大人苦点累点不怕,两姐妹的书是一定要读的。深思熟虑后,张连子最终踏上复读之路,争取来年努力考上更理想、更满意的医科类院校。“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不让父母和姐姐失望。”张连心心怀感激。

微信图片_20220928220709.jpg

连子(右)连心(左)展示大学录取通知书

“我们两姐妹的事,邻居、同学、老师几乎都知道。”正因为如此,她们在成长路上受到不少关照。当地政府坚持每月给两姐妹生活补贴,手术医院每年为她们健康体检,曾经的医护团队时常嘘寒问暖……

19年来,张连子、张连心身体、心理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,一直得到“天使”的护航。她们在蜜罐里成长,但又拥有坚强的外壳和强大的内心,这些都是爱赋予她们的宝贵财富。大家对张连子、张连心的好,她们铭记在心。感恩教育,在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。“我们家遇到困难时,邻里乡亲帮我们渡过难关。我们现在条件好点,可以回馈他们了。”在张先友的老家,像他这样留守的年轻人不多,他曾组织老人们外出旅游、过重阳节;哪家需要上街买东西,他总会抽空去办;哪家有大小事,只要招呼一声他第一时间赶到;今年高温、干旱,有的老人家里缺水,张先友每天挨着送水……

这些,两姐妹看在眼里,记在心中。张连子数学不错,经常耐心为同学讲解难题;张连心热心助人,同学生病,她陪着看病、买药、照顾;疫情期间,张连心连续十多天到村上做志愿者,录信息、协助核酸采样、宣传疫情防控政策……

开学之前,张连子、张连心给《川江都市报》记者发来一封感谢信,借此感谢所有给予他们全家帮助的人们。我们一出生,就注定是一对幸运儿。从当初的成功分离,到迈过高考的门槛,我们经历风雨又见彩虹。细细回想近十九年来的日子,有无助、有悲痛、有欣喜、有幸福、有蜕变,但更多的是感激!

我们感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,给予我们绝处也能逢生的机会。当我们求医无助时,是你们慷慨解囊接纳了我们,减免了所有医疗费用,为我们提供了精湛的医疗技术,治愈了我们的疾病,温暖了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插上“单飞”的翅膀,在广阔的天地间翱翔。

我们感激《泸州晚报》(现更名为《川江都市报》)的同仁们,在我们绝望之际,你们彰显博爱,为我们奔走呼吁,助力我们在家门口的医院得到最好的治疗。十九年来,你们从未中断过与我们的联系,关注我们的成长,这种特殊的情感已超越一份报纸的责任和使命。这是爱的相随,不可言传!

我们感激政府、素不相识的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,你们为我们举办满月酒、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无时无刻不温暖、慰藉着平凡、渺小的我们。……所有的所有,我们刻骨铭心!感恩永远!

“我们本打算9月初再次回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,看看曾经为我们手术的医生伯伯,照顾我们的护士妈妈、阿姨们,当面致谢救命恩人。但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,打乱了我们的计划。”张连子说,计划一直未能成行,她们分别给伯伯、阿姨们发去了短信。

欣闻曾经瘦弱的婴孩健康成长,已实现真正“单飞”,参加过那场“战斗”的医生、护士们脸上满是欣慰。“得知你们的好消息,我们太高兴了,祝福你们,未来可期!”

收到这些回信,两姐妹备受鼓舞。

张连心说,选择护理专业,是对生命的尊重、对恩情的铭记、对未来的向往,医生伯伯、护士妈妈们都是她们职业生涯的榜样。到了新学校,她又朝着新的目标奋进:学好专业本领,参加勤工俭学。第一年强化护理知识学习,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训练,琢磨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模式,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。第二年提升综合素质,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,为考护士资格证做足准备。第三年一边筹备专升本,一边准备就业……


张连子选择重返高中课堂。她说,明年高考仍然会填报护理专业,这是她最初的梦想。张连子在笔记本上写下一段话:我们出生在秋天,经历了秋日的洗礼、冬日的沐浴、夏日的炙烤,迎接春日的到来。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!这十九年来,延绵不断的爱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,和煦地照进我们的心灵,温暖我们的心房,又如波涛汹涌的磅礴力量,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!复读的这一年也许会很艰难,我会不断规范自我、调整自我,用最好的状态去提升自我、突破自我、成就自我,迎接新一轮的挑战……



来源: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

编辑:锦鲤

标签: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

热门标签

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LZ0830.com 泸州传媒网 泸州市熠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蜀ICP备17012439号-2